不少剖腹产的产妇在分娩后饱受伤口疼痛的折磨。一般来讲,剖腹产后的伤口大概会在术后2-3周结疤,这个时候伤口的组织开始增生,大约经过3-6个月左右渐渐停止。疤痕开始增生的时候,会出现发红、发紫、变硬等现象,这是由于疤痕处有新的神经末梢形成,故会在局部出现痒痛。
对于在夏季分娩的产妇而言,因为身体容易出汗,产后疤痕容易被汗液浸湿,此时,汗液中的盐分就会对疤痕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从而使新母亲感到疼痛或痒感。另外,空气冷热温差和干湿变化,也会加剧伤口的疼痛感和刺痒感。
针对出现这种疼痒感的新母亲来讲,可以选择以下办法来减轻伤口疼痒:
1、采取微屈的侧卧位体位,可以有效地减轻腹壁张力牵拉引起的疼痛。
2、伤口处勤换药,时刻维持伤口局部地方的干燥和清洗。出院后也要时刻注意对伤口的保养,千万不要擅自过早撕掉伤疤。
3、如果是伤口处痒痛难耐,那样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药物来减轻瘙痒感。应该注意在拆线之后,也应该尽可能防止防止身体的过度伸展。
4、维持营养均衡,具体做法就是多吃果蔬、豆制品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食物。
5、新母亲必须要在术后42天到医院进行复诊。剖腹产后的产妇务必时刻察看伤口地方的变化,一旦出现渗液、流脓或剧痛等情况,务必引起看重,并立刻前往医院同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