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粥过程中营养损失大
经过精细加工的白米,其本身的营养成分不高,主要提供很多淀粉(75%),少量蛋白质(8%),与一些B族维生素。
长期加热煮制成粥的过程,对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影响不大,但对B族维生素则有所破坏。煮制时间越长,B族维生素破坏越多。
所以,越是煮得细腻可口、烂烂糊糊的白米粥,B族维生素含量越低。假如在煮粥过程中再加入碱,则B族维生素将破坏殆尽。
因此,与白米饭或白馒头相比,白米粥的营养成分更低。
什么人应该喝白米粥?
与白米饭相比,白米粥的优势是容易消化。
米粥加热煮制时间更长,水分含量更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更容易被小肠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并吸收进入血液。长期加热煮制,亦使少许蛋白质或氨基酸溶解其中,变得更易消化。
因此,与白米饭等固体食物相比,白米粥可以减轻胃肠消化负担,特别合适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肠道疾病病人,如胃肠炎、紧急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紧急肝炎等与一些极度衰弱的患者。手术后首次进食,需要流质食物,易于消化的白米粥(甚至米汤)可作为最佳选择。
什么人最好不要喝白米粥?
需要指出,白米粥容易消化的特征,仅对上述一些患者格外有益,而对健康人或胃肠道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讲,白米粥并无优势可言,还不如吃白米饭(或其他营养更好的食物)。
常见地、笼统地给患者吃粥,觉得所有患者吃粥更好的怎么看是不对的。据我知道,在海外的医院里,你看不到患者纷纷喝粥的场景(或者其他被视为易于消化的食物)。
白米粥容易消化吸收的特征其实是“双刃剑”,即也会表现出有害得一面。白米粥容易消化吸收,进食后升高血糖有哪些用途更为强烈。这一点不只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利,对健康人的餐后血糖亦有不好的影响。
总而言之,不要迷信白米粥最养人的说法。在胃肠功能不佳,或大手术后初次进食时,或可把白粥作为最佳选择食物。此外,白米粥对病人及健康人并无额外好处,甚至还比不上吃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