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理评估?

从2004年起,依据教育部的需要,新生入学后,要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统一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并打造心理档案。近年来,伴随教育观念和保健意识的提升,国内大部分高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和体检一样,是心理健康咨询专业职员在采集有关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技术、办法和方法,对某一人群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从关注学生的角度,一方面帮助学生知道我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准时寻求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心理帮助;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知道我们的点性格特征点,扬长避短。

(2)为何心理评价?

1.通过评价,与同龄人的平均参数进行对比,找出他们性格的优劣,内向还是外向,适应能力是不是足够,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在未来的学习日常积极调整我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步自己。

2.学校可以参考学生心理状况的客观状况,针对新生常见存在的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问题,知道并拟定健康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

(3)怎么样做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借助正式的心理量表对被试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从而评估个体在肯定时期内的某些心理特点和心理状况。

考试没对错答案。它只用肯定的数字来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所以学生在做心理健康测试的时候,要对自己负责,依据我们的实质状况如实填写,不要参考其他人的答案。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是最好的。

(4)怎么样看待心理评估的结果?

对心理评估的结果要有科学的态度。心理评估用明确的量化指标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更科学。但因为人的心理很复杂,心理状况受身体情况、室内环境等多种原因影响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任何心理测量的结果都只不过大家知道心理状况的参考,没专业的讲解是没办法给自己“贴标签”的。所以,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倡导:认真对待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不要当真;不要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