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家政也是一个正当职业,但因为它不稳定,也没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规范的庇护,从业职员缺少职业归属感,导致了从业职员流动性大,给雇主也带来不少隐忧。”在昨天开幕的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刘丽萍和管艾宏一块提出建议,期望为家政服务从业职员打造基本保障,解决家政员工的后顾之忧。

家政员工保障无人管

“伴随城市居民生活步伐的不断加快,家政服务市场的前景愈加广阔,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其规模化、规范化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刘丽萍表示,目前“月嫂”、钟点工等家政员工还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劳动职员,国家没颁布他们社会保险缴纳的具体法规政策,“家政员工自己也没把这当成是一项正式职业,而是一个‘过渡性的营生’,出现问题后也非常难解决”。

管艾宏说,目前从事家政服务这个行业,无人给投“五项劳动保险”,也不享受社会保障,家政员工一般是自己解决“养老保险”、“医保”,工作积极性遭到非常大的影响。“依据大家的调查,一般家政员工生活处于社会底层,个人收入低,家庭人均收入常见不高。”管艾宏表示,因为缺少保障,家政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行业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多方出资打造保障体系

“家政服务职员本身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让他们自己承担投保成本的话,会给他们带来非常大重压。”刘丽萍委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来自离异、丧偶单亲家庭的从业职员占到30%左右,他们在儿女教育、租房、看病、养老等方面花费大,负担重,应该享受国家的打折政策。

两位委员建议,应该为家政服务从业职员打造基本保障,可以采取政府出资一部分、个人出资一部分、用工家庭出资一部分为家政服务职员购买社会保险、医保,缓解家政从业职员劳动保障重压。同时,还要扶持家政行业协会的进步,打造家政服务诚信管理平台,促进供需对接,加大服务监督,为居民便利安全消费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