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办教师

大量来深建设者涌入深圳,随之而来的是学龄子女教育上学难问题,而民办学校满足其需要应运而生。深圳一度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数目和在校生人数最高的城市。

据统计,深圳民办学校在校生为37万,占全市在校生的43%,近2.4万名民办教师默默奉献着我们的青春。然而,在“用工荒”出现普工薪水渐涨,公办学校代课教师“转正难”得以缓解的状况下,民办学校的民办教师仿佛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然而,他们的存活情况更让人担心。特别是在关外,很多民办教师承担着比公办教师多一倍的教学任务,却拿着不到临聘教师近四分之一的薪资。这个平均薪资不到2000元的群体在房价高涨的城市几乎失声,有些连租房都不敢想。而在“用工荒”致使普工薪水常见上涨的近况下,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很多民办教师的薪资低于普工水平,民办教师们为了存活不能不舍弃我们的教师理想,而选择了保姆、普工等工种。

记者获悉,深圳政协将在今年5月份的“两会”上提交《推进我市民办教育建议案》,更为要紧的是民办教育的将来走向已经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重大调查课题之一。深圳民办教师的困境或将在各方聚焦下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

文、图/记者鲍文娟、廖嘉明

普工薪水高过民办教师

从坪山新区的东纵路拐进沙坣路,在拥挤逼仄的出租屋与林立的厂房间,传来朗朗念书声。昨日上午,博明学校的2100余名孩子们正在晨读。他们的爸爸妈妈基本上均为附近工厂的工人,因为不满足入学“1+5”文件的需要与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不将孩子送至这所民办学校就读。

2100余名孩子背后是27名教师默默挥洒着汗水。长年来,他们一直肩负着比公办教师多一倍的课时量,拿着不到后者8分之一的薪水。作为坪山学校规模第二大的民办中小学校,博明学校的教师薪资在坪山民办学校中是中等。在今年“用工荒”致使的普工薪资上涨趋势下,他们一个月不到1500元的薪资甚至比不上一个普工。

在飞东小学附近的宣传栏上,有很多招工启事,其中绝大多数标明的普工待遇均在2000元以上。比如松泽化妆品公司招收100名普工,需要初中或以上学历,月均薪资1500~2000元。一家名为文合圣包装制品公司招聘女普工50名,表明保底薪资1800~2200元,无学历需要。

如此的“脑体倒挂”现象让老师们感到困惑,读了四年书,拿了本科学位,薪资还比不上靠体力赚钱的普工。去年年底到今天年年初,博明学校有五六名教师去附近的工厂做工人。

博明学校的刘老师前阵子在外面吃饭时,偶然碰见一位以前的同事,这位过去的“苏老师”穿着工装。“他也是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在大家学校当数学老师时薪资就1000多元。”刘老师说,“这名同事当时跟我讲在工厂薪资3000多元,反正也年轻,干点体力活无所谓,能多挣点钱”。

在生活重压下,很多民办教师离开了可爱的孩子们,投入到各种行业,现在与深圳中家家庭服务公司签约成为保姆的小艳(化名)就曾在宝安龙华一所民办小学教英语。尽管记者一再交流,但她仍拒绝见面采访。

“当时课时任务非常重,而且一个月仅2000元左右,总攒不下钱来。”小艳说“存活重压很大。”现在,小艳在一个条件很好的白领家庭里做“保姆”,不过她的主要任务是辅导孩子功课,一周只用去四天,附带做少量家务,薪资比作民办教师时多近1000元。

“教师转做普工,这是前几年没出现过的现象。一些大企业,工人薪资常见在2000~2500元左右,还不算降温费和年底年终奖”。博明学校的袁校长告诉记者。在坪山新区飞东小学采访时,莫主任也向记者表示,“尽管目前只不过偶然现象,但我了解不少老师都有这个想法,本科毕业,还不如在小学毕业的流水线工人”。

工作强度大还常遭误解

除薪资低外,工作强度大、任务重与不被父母理解也成为民办教师心头的一座座大山。“想嫁不敢嫁,想生小孩养不起。”在博明学校教初一的欧老师如此说。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租房一个月至少要四五百元,加上生活费,所剩无几”。

长相清秀的欧老师代了100多个孩子的课,每周有18~20节课,光改这类孩子的作文和日记,就要花两个晚上的时间,“五时多下班,改作业要改到晚上八九时,回到宿舍,连热水都没,洗漱都来不及。”也忙得几乎没去认识异性的时间。

民办学校的寒暑假也短得多,因为民办学校常见存在招生重压,很多民办教师不能不提前返校,发传单招生,有些学校还有招人任务。“特别是暑假,要花一半时间招生,基本薪资才900元。”

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男士民办教师的重压更大。刘老师的妹妹高中毕业,在一家工厂做领班,月薪3000元,而自己读完四年本科,工作五年到今天,却仍然一直是1500多元,到今天没给过家一分钱,“总是是15日发薪资后,便透支了下个月的钱。”

除此之外,与父母的交流困难让老师们感觉非常委屈。民办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劳务工家庭。父母迫于生活重压,每天疲于奔命,忙于加班,几乎没时间顾及孩子教育问题。“学校天天4时30分放学,但这时父母一般都在加班。一些孩子们自控能力不强,就在外面闲逛。”刘老师说,“假如孩子出现状况要跟父母交流,想上门家访。父母的态度也叫人心凉。有些电话都打不通,还有些不想请假来,由于担忧扣奖金。还有些父母由于租住的房屋条件非常差,不想老师去家访。”

前无出路后无退路

2005年大学毕业后来深的刘老师说,他在坪山新区博明学校一干就是5年,每一个月1500的薪资让他连爸爸妈妈的零烧钱都给不出手,更不要说养孩子。

去年,深圳先后组织了两次面向公办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的雇员及临聘教师公开招考,解决了3600多名临聘老师的编制问题。两次公开招考面对的对象只有公办学校的临聘老师,民办老师只能“望洋兴叹”,他们发现,除非转行,不然只能在民办学校的圈子里跳来跳去。

向前看,“转正”无望,向后看,民办老师想“回流”进步也困难。舍弃中国大陆编制,自然很难重入“公家门”,时间一长,在深圳成了家、甚至有了孩子,回老家或到其他地方进步就更艰难了。

在博明学校四年级教数学的李老师,2006年怀着改变一家生活活的梦想,辞掉在梅州的在编教师职位,携带一家三口来到深圳,当年梅州在编老师每一个月薪资只有600元,深圳民办学校却有1000多元。但没想到的是,4年过去了,老家的同事薪资早已涨到1700~1800元,医疗等福利待遇不说,退休也有保障,而我们的薪资在扣完几十元的社保后,领到手的只有1200多元,他和老婆两人每一个月加起来也只有2000多元。

出了“公家门”的李老师已经不可能回老家到公办学校教书了。来深圳的时候,李老师已经把我们的关系全部转走,想回原来的学校是不可能了。“回老家,最多也只能重新过代课老师的日子。”

与公办教师待遇差距甚远

民办老师的困窘第一就表目前身份的不平等上,“临聘老师,至少有个盼头,但民办老师根本连个‘奔头’都没。”博明学校的袁校长表示, “在评职称上,即便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非常高的民办老师,也没名额。”来深圳已有8年时间的袁校长表示,民办学校在评优评先、奖教奖学、办学效益评估奖等方面,享受的是“私生子”的待遇。“以评选教师节评优为例,即便被评上了出色老师,民办学校的老师连奖金都没。”博明学校的梁主任说,“民办学校虽是姓‘私’的,但在承担教育育人上和公立学校没任何不同。”

据记者调查,因为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身份不同,一般民办教师的待遇仅为公办教师的四分之一,离得远远的特区的民办老师则更少。因为限定民办学校不可以提升学费,多年来物价上涨,学费不涨,民办老师的待遇更一直没提升,有些教师在一个学校一干就是十几年,三五年都不涨薪资。

坪山新区的飞东小学老师的薪资水平在坪山新区里算是低的,学校的钟志穹老师2007年带领的班级在参加龙岗的水平测试中获得了2、的好成绩,但目前他一个月薪资还只有1000元多一点。“从2003年到目前,学校都已经评上了区一级学校,但老师的薪资却只涨了几十元。”飞东小学校长佘万金说。

“民办学校的老师一般一周都有20节课以上,还要分摊行政工作,基本上没哪天是不需要加班的。”宝安牛栏前学校的童老师说,面对外来农务工的子女,爸爸妈妈都在为生计奔波,孩子基本上都是“无王管”,民办老师的工作量总是比公办老师要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