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孩子的长大,愈加多地需要亲子间情感的交流,而大家总是忽视这类东西。所以,改变亲子间的交流方法,特别需要引起父母高度的看重。
中国的父母习惯于语言上的交流、事务上的交流,不太习惯传递情感,这是中国人含蓄的文化观念导致的。其实,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假如能给他一种支持,给他肯定的情感上的安慰,远比讲大道理更管用。
目前的孩子,大部分的道理他们都懂,与其给他重复这类道理,不如给他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一个人心里很了解是对还是错,心里也了解下面如何办,他只是期望跟父母交流一下,父母在听完孩子诉说之后能表示源于己的关心就足够了。
伴随孩子的长大,愈加多地需要亲子间情感的交流,而大家总是忽视这类东西。所以,改变亲子间的交流方法,特别需要引起父母高度的看重。第一,要承认两代人观念上的差别是永恒的,父母要承认自己和孩子有不少怎么看是不同的,但,这类都是正常的;第二,要互相体谅和认同,亲子间要互相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互相理解;第三,要通过坦诚的交流和交流的方法,使得相互之间的差别可以碰撞并融合在一块。
有不少家庭没发生过强烈的冲突,恰恰是非常不错地学会了好的交流方法,有了如此三个态度和首要条件,相信相互间的冲突和矛盾就会少一些。
总体来讲,我觉得父母应该从目前做起,加大交流。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掌握真的接纳孩子。
达成亲子交流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接纳孩子的不安和不满。接纳不是赞赏,接纳是在开放的条件下的一种宽容。事实上,接纳是允许但并未必赞赏。
成人社会对孩子的态度,要么赞赏要么反对,缺少接纳。譬如说孩子期望买双名牌鞋,父母出于怕孩子受委屈的心态给孩子买了,但内心对于这件事情不赞赏,买了之后还要一直报怨孩子生活太浪费。这种态度极不可取。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好的选择是,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接纳他对于流行的追逐和感觉,但给他买了这双价格不菲的名牌鞋,并不等于父母是在称赞他的这种行为,只是接纳这种行为而已。如此做,要比自己整天唠叨孩子的成效要好得多。
所谓接纳,也包含父母要接纳孩子糟糕的情绪,包含他的不安、不满乃至于愤怒。而不要往孩子坏的情绪上火上浇油,要很坦然地面对孩子的消沉情况甚至于是他对你的不满。
父母必须要有接纳孩子的观念,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最禁忌爸爸妈妈的情绪比孩子还要激动,本来应该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却变成了“敌我”的周旋——有人进一步有人就退一步,一方退了一步另一方立刻又进一步。父母应该掌握真诚地接纳孩子,评价孩子不要只有赞赏和否定两种态度,假如父母真能打造起如此的观念,相信肯定能给孩子一个更宽、更大的存活空间,亲子间的相互交流也有了更好的基础。
第二,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
父母说的话在孩子的心中到底占据了什么样的地方?如何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呢?
第一,与孩子讲话不要长篇大论,大部分孩子对于长篇累牍的话是听不进来的,爸爸妈妈说了半天其实没任何用途。
第二,不要过度知道孩子。什么叫不要过度知道呢?在家,母亲特别爱犯“过度知道”如此的错误。过去有一个孩子跟我说过,他的母亲一直爱刨根问底的问他问题。孩子放学回家,母亲会问:“你今天在学校跟哪个玩了?他叫什么名字啊?他们家有几口人啊?他爸做什么的?……”这就是对孩子的过度知道。同时,不要过度知道孩子并非说不去知道孩子,父母关心孩子放学后去了哪儿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假如连他和朋友之间的谈话过程父母也要过问的话,孩子就会感觉非常不自在,自然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没有效的交流,孩子会用敷衍的态度对你的问题进行回答。
第三,在谈话中不要故意积累孩子的过失,并一再提及。譬如,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是非常理想,父母假如如此说:“这一次你考成如此,上次你也没考好,你看你这一年就没一次考好的时候。”我相信,父母要如此说的话,没一个孩子会认真听你把话说完,由于他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厌烦。这种累积孩子过失等不适合的谈话方法对与孩子交流没任何好用途。
此外,和孩子谈话还要小心聆听,积极回话。父母平常工作都不少,可能孩子与你说的话根本就没听进来,只不过机械地答应着。其实,孩子很在乎父母有没认真听自己说话,很反感父母在与自己谈话的时候心神不定的状况。
我一个人也有如此的领会,我的孩子对我最大的建议,就是我在听他说话的时候态度不认真,孩子兴致勃勃的谈话欲望和父母懈怠的回话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孩子感觉父母不尊重自己。在我了解孩子这么在乎我的态度之后,我改变了我们的态度,用心地听他说每一句话,真的做到了小心聆听,积极回话。正是由于父母这种态度,他感觉自己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变得愈加喜欢和父母交流。
第三,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当孩子处于情绪低谷的时候,父母要帮助他可以有机会把它发泄出去,出去玩或者看一场电影等等。
第四,与孩子一块做事。
常常和孩子一块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达成交流,这点真的非常重要。譬如说,爸爸和孩子一块玩玩球,妈妈和孩子一块布置布置房间,一块给家做一个梯子搭一个架子什么的,父母必须要充分借助跟孩子一块做事的机会。
关于亲子交流的什么时间提示:
(1)父母要借助假期多与孩子一同活动,加强沟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有益于孩子的健康,也增加了亲子交流。
(2)带孩子参加体育文娱活动,观看演出,参观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