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患病后,身为保姆的她照顾雇主直至去世,分文不取,感激的雇主赠她遗产,被她坚决拒绝。命弄人,善良的她生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无力负担巨额手术费。媒体接连报道她的困境,好心人纷纷捐款,而她在女儿成功手术后,退还所剩捐款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她,就是感动了无数人的“真情保姆”张光维。
8月26日上午,携带众人的期盼和祝愿,大家第三前往四川去看望“真情保姆”张光维。
“母亲,母亲,坐板板,吃玉米……”在张光维家门外,就听见了稚嫩的童声。走进院子,只见面色红润的小艺围在母亲身边又唱又跳,和4个多月前只能喝点稀饭的“纸娃娃”相比,完全判若两人。
张光维说,目前孩子已渡过难关,再过段时间就能和同龄孩子一块上婴幼儿园了。目前自己和老公也在努力赚钱,期望好心人将爱心献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与雇主患难与共
1997年夏季,张光维到成都城里找工作,在市民何阿姨家做保姆。
何阿姨发现这个小女孩非常聪明,手脚麻利,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何阿姨让她去买菜,每次回来,她都要退还所剩的钱,就算只有一两角钱。张光维的诚实,渐渐取得了一家人的信赖。
因为何阿姨的女儿张琴(化名)在外地上学,懂事的张光维一直能给何阿姨解忧。摆起“龙门阵”,她们一块笑,一块哭,日渐亲如母女。一天,何阿姨说:“光维,要不你就认我做母亲吧。”张光维爽快地喊了声“母亲”,一家人乐得哈哈大笑。从此,何阿姨真把张光维当成亲生女孩,张光维也有了个城里“母亲”。
1999年,何阿姨生病了,张光维一边照顾病重的何阿姨,一边为大伙买菜、做饭、洗衣服。何阿姨的病愈加紧急,由于治病,家积蓄已花得差不多了。如何帮他们呢?想来想去,张光维有了主意:“我不要工钱了。”但何家人都不认可。“不干我就离开。”看到张光维态度坚决,何家只好赞同了。这一干,就是两年。
看着经济日益紧张的何家,张光维非常着急。此后,她上午照顾何阿姨,下午到小区外摆地摊,尽力帮助这个家道中落的家庭。
2003年7月,何阿姨的病忽然加重,医院发了病危公告书。此时,张光维得到老家带来的口信,爸爸得了重病,期望她回去照顾。“如何解决?”一个是亲生爸爸,一个是视自己好似己生的何母亲,张光维决定:家人可以照顾爸爸,但“母亲”更需要我!
一个月后,何阿姨离开了人世。临走前,她把儿子、女儿和张光维叫到床前,“我名下这套房屋分3份,你们一人一份。”但张光维拒绝了。根据何阿姨生前的嘱咐,何阿姨所在单位把1万多元抚恤金交给张光维,她依旧没收下。办完何阿姨的后事,张光维急忙往家赶,还没有到家,就接到爸爸病逝的消息,张光维顿时昏厥过去。
家逢巨变,
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老公原本左眼失明,又出车祸伤了右眼
2007年,张光维结了婚,随后生下女儿小艺。女儿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室紧急缺损。假如准时手术,有90%的可能恢复健康,但需要十多万元;假如不做手术,小艺的生命只有一两年。
这对于张光维来讲,如坠绝境:老公原本左眼失明,新年前又出车祸伤了右眼。对于接踵而至的磨难,这个家庭怎么样承受?
张琴得知了张光维的困境。她在爸爸妈妈过世后,过得非常不如意,离结婚以后,她将爸爸妈妈留给她的房屋卖掉,筹备拿剩余的8万元带儿子到海南谋生。但得知张光维的状况后,张琴非常快做出决定:把这8万元拿出来救小艺!张光维却一口谢绝了张琴:“不可以要,我还不起,我不可以拖累你们。”
从3月16日起,媒体连续报道张光维的困境,短短几天,张光维就收到了3万元善款。得知手术费尚缺,新都电视台准时和宝光寺联系,宝光寺捐赠了7万元。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4月13日12时30分,感动了无数市民的“真情保姆”张光维的女儿小艺终于进入手术室。
13时30分,华西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安琪教授走上手术台……经过整整5个小时的手术,小艺缺损的心室被成功补上。
4月21日14时许,张光维抱着小艺坐上了回家的汽车。“感谢好心人!”临行前,张光维说。出院结算后,宝光寺的捐款还剩有36000余元,她决定将剩余爱心款全数退还给宝光寺,用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只须每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