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妇女在哺乳期怀孕,有些在分娩后不久,有些在断奶前后,有些在产后的首次月经结束后,有些在产后未复潮就已经怀孕,有些甚至已经怀孕3 ~ 4个月才发现,不能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因此,哺乳期做好避孕工作,降低人工流产仍然尤为重要。
过去缺少有效避孕办法,大家会延长哺乳期以达到自然避孕的目的,现在一些女人仍然用这个办法。那样,用延长哺乳期来达成自然避孕可不可信?女人只有在排卵时才能怀孕,因为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孕酮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妊娠期间的卵巢没卵泡发育和成熟,也没排卵。当分娩后雌激素和孕酮水平降低,卵巢渐渐恢复正常排卵功能时,就大概怀孕。
分娩后什么时间开始排卵?分娩后首次排卵和哺乳之间有哪些关系?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现,哺乳期间排卵功能的恢复,与完全哺乳和不完全哺乳有关。完全哺乳,即婴儿完全依靠母乳;不完全哺乳,即除母乳喂养外,还需要添加其他食物补充营养。依据血清激素的测定,在分娩后一个月内,两种哺乳方法都不会排卵,也不会怀孕。一个月后,不完全哺乳的妇女可能排卵,因此通过哺乳达成自然避孕是不靠谱的。分娩后1月就应该采取避孕手段,不然就容易怀孕。完全哺乳的妇女处于高催乳素血症状况,雌激素水平低,不会排卵。分娩后6个月内,完全哺乳可作为自然避孕办法之一,但哺乳时间不适合过长,不然会致使子宫萎缩和婴儿营养不好的。6个月后就需要采取避孕手段了,如上环或阴道隔膜等。同时,应该为婴儿渐渐增加辅食,这对妈妈和婴儿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