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华东师大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日前联合举行关注特殊婴幼儿健康与进步研讨会,专家们对现在0-3岁早期教育系统中缺少有关医学专业指导的近况表示担心,建议加大医院、社区和婴幼儿园之间的衔接。
“早教指导大夫要介入多一点。”长期从事0-3岁早期教育研究的华东师大教授华爱华觉得,与医结合是早期教育专业的特征,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生命健康,不只特殊儿童,正常儿童也需要医教结合。因为现在大部分婴幼儿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横向比较非常难发现发育异常,而在机构中虽然很容易发现,但老师又缺少有关常识。
原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潘季芬教授近期研究发现,本市每年生的10万婴儿中,因为种种缘由,其中10%是高危新生儿,但这类在生命早期出现的问题却并不为教育机构所学会,即医疗机构与儿童教育机构,甚至医院与儿保所之间缺少相互衔接,易使这类高危新生儿处于自生自长状况;又因为父母早期关心不到位,使很多婴幼儿错失了早期干涉的机会,等到出现紧急功能障碍,已经需要送到特殊学校同意教育。
特殊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杜晓新教授表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老师存着在一些错误观念,譬如觉得特殊学校就是学校,学校就应该以课程为主的,而不倡导康复,觉得康复是社区、医院的事情。他表示,这类错误的看法在一定量上影响了特殊儿童的干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