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动目的:
一。基本上产生了“双重”的概念。了解一对有两对。
2。依据靴子、袜子和鞋垫的外观设计、颜色和尺寸进行匹配。
三。重写童谣的乐趣。
2、 主题活动提前筹备:
靴子,袜子,鞋垫,每个人一只,一个小玩具熊,一个鞋柜
3、 主题活动的全过程:
(1) 为了提供袜子和指导儿童的察看,有两个基本的认知“双”。
一。哪个来了?有多少?让大家数一数。
2。筹备好《袜子歌童谣》,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总结。
讨论:他们是最好的朋友吗?什么是一样的?
总结:两双颜色、设计和尺寸相同的袜子也叫一双袜子。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2) 提供靴子,引导孩子们察看并重新理解“双重”的概念
一。他是哪个?有多少双靴子?什么叫二?他们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吗?为何?
总结:两双颜色、设计和尺寸相同的靴子也叫一双鞋。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2。引导儿童将《袜子歌》改写成鞋子歌
(3) 请与班主任假扮熊的场景,请孩子们帮忙整理靴子和袜子,引导孩子们基本匹配,并引导老师们参观。
明确提出标准:
(1) 最好的朋友应该有相同的颜色,设计和大小。
(2) 将配套的靴子(袜子)放入鞋柜(夹在绳子上),并整齐地放干。
(4) 用熊的声音感谢孩子们,邀请小熊和孩子们参观检查鞋垫墙,指导孩子们匹配鞋垫。
一。(用熊的声音)是什么?它有最好的朋友吗?它们会是否一样?
总结:鞋垫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们有相同的颜色,设计和大小。它们也被叫做一对。
2。引导孩子们把“鞋子歌”变成“鞋垫歌”
(5) 拓展主题活动:
一。引导孩子认识到不应该乱扔东西,积极帮助母亲或老师整理东西。
2。让孩子们找盆友做鞋垫,贴在墙上与之合适。主题活动当然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