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目的
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夏天气温、天气、水文、动植物生活、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等特征。
2。培养学生的察看能力和比较能力(夏春比较)。
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2、 教学筹备
一。课前察看:当地气温、天气、河流、湖泊、池塘、植物成长、动物存在、农业生产、大家的衣着等,与春季相比,有哪些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夏。
3、 教学过程
(1) 教学介绍
一。问:哪个能说春季有哪些特征?你可以用民谣来回答
2。谈话:目前是什么季节?
三。告诉大家:在这节课中,让大家知道夏季的特征。(黑板书写)
(2) 吸取新的教训
一。夏季和春季的不同之处
(1)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季,夏大
(2) 小组察看与讨论:夏季和春季有哪些不同?
(3) 报告察看与讨论结果:知道暑期的一般特征,是使学生学会暑期的入门知识,从而更好地知道当地暑期的特征。
天空有哪些不同?夏季天空多云
树和树的不同之处?夏季树叶浓密,桃树结桃
田里的庄稼有哪些变化?(玉米长得高,小麦成熟,收割开始。)
河岸和河流有哪些变化?(河岸上长满了青草,河面愈加大,河面上满是荷花。)
大家的衣服有哪些变化?(换上了夏季服装。)
孩子们在外面玩什么?夏季的天气如何?(正在升温。)
(4) 看课本第18页和第48页的图片。
(5) 小组讨论:夏季和春季的不同之处?
(6) 老师小结:夏季和春季有什么区别。(有关摘要,请参阅下表。)
2。比较当地夏天和春天的差异
(1) 旁白:上课前,你已经察看了大家这个季节的自然条件。
目前大家报告。
(2) 汇报察看结果:知道那个夏季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大家这里的夏季和春季有哪些相似之处?
大家这里的夏季和照片上的夏季有哪些不同?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假如学生不可以进行系统的比较,可以分别问一些关于天气、河水、树木、农作物、鸟类、昆虫、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
(3) 老师小结:夏季的一般特点是一样的,但具体的特点(譬如天气炎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水果成熟,什么鸟飞等等)是不一样的。夏天的到来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同。在中国,通常来讲,南方的夏季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的夏季来得晚,持续时间短,天气也不那样热。
对这个问题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知道暑期的共性和地域性,防止教学的局限性。
(3) 巩固训练
一。告诉:在这节课中,大家知道了夏季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季
这首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考这首民谣,依据当地夏天的特征加以改写。如此,学生们学习起来愈加亲切、更有意义。
夏季非常热
下雨了,有很多河流。
柳叶繁茂桃子成熟
山坡上杂草丛生。
布谷鸟乌鸦在树上
蝉在树上歌唱。
玉米和小麦丰收
孩子游泳乐呵呵。
(4) 作业布局
继续察看大家周围的大自然,与它是怎么样随季节变化的。
4、 教学参考常识
夏天特征:
(1) 夏季非常热,有时是暴雨。白天早,黑夜晚,白天长,晚上短
(2) 夏季,各种昆虫和小动物都出来玩。很多鸟开始脱下羽毛,很多动物脱毛
(3) 夏季,植物长得非常茂盛
(4) 夏季是农民最忙的时候。他们需要在三个夏季工作(夏天收成、夏天种植和夏天管理)
(5) 夏季,大家穿浅色的薄衣服。很多人积极参加游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