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50%-75%的女人会出现孕期和产后腰背疼痛,这大多与怀孕期间孕妇的特殊生理变化有关。但更多的没注意孕期和产后的生活细节,一些危险动作加剧了腰背痛,因此要预防产后腰痛,应从孕期就做起。那样,马上成为新母亲的你是不是有在孕期注意腰部的保养呢?下面就一块儿看看大夫给孕母亲的护腰法则:
法则1、孕期产后都要控制体重
孕期的腰酸背痛总是集中在中晚期,尤其是怀孕二十五六周将来,这时子宫渐渐增大,腹部向前隆起,站立的时候,重心前移,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孕妇的身领会向后倾斜,重心向后转移落在了臀部上方,孕妇上身的重量则由腰椎和腰部的肌肉来承担。有了这种特殊的生理变化,站立的时间稍微久一点,孕妇的后背肌肉、韧带就会过度紧张而出现腰后背、骶骨疼痛。因此,孕期孕妇的体重不可以增加太多,这会增加孕妇的腰部负担,大概引起腰酸背痛。通常来讲,整个孕期体重增加25斤为宜。
大部分产妇产后体重都有明显的增加,过于肥胖的腹部,同样增加了腰部负荷。所以,母亲产后应适度减重,将体重控制在最好状况。另外,训练可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最好在产后两周左右开始训练。腰部肌肉力量减弱,不利于保护椎间盘。比如在睡觉前将腰部和臀部反复抬高呈弓状,能达到肯定成效。
法则2、忌弯腰干重家务活
怀孕5个月之后,婴儿的体重会给母亲的脊椎重压非常大,因此,要尽量地防止俯身弯腰的动作,以免给腰椎导致过大的重负。假如孕妇需要从地面捡东西,应先屈膝并把全身的重量分配到膝盖上,蹲下来再捡拾物品,而不是直接俯身弯腰。
另外,孕产期应该注意休息,勿使身体过度疲劳,常常久站、久蹲、久坐等,都可致使腰肌劳损,诱发腰痛。新母亲自己不要抬重物,动作不要过猛。拿东西时身体要挨近物体,防止闪腰。
法则3、勿用仰卧姿势起床
当腹部隆起,不少孕妇起床时,一直叫老公“帮把手”,不是拉她起身,就是从背后推一把才能起身。其实,这两种办法都不对,直接从仰卧的姿势起床一定对腰部肌肉导致影响。孕妇从床上起身时,要缓慢有序地去进行,防止腹部肌肉紧张。仰卧起身前,先要在床上转动身体变为侧身,肩部前倾,屈膝,然后用肘关节、手臂支撑起身体,腿部从床边移开并坐起来。
法则4、改睡硬床忌躺太久
不少母亲产后非常娇气,不想下床活动,一直躺或坐在床上休养,躺的时间太久,腰部肌肉缺少训练,也容易出现腰痛。因此,专家觉得,孕产妇不要贪图安逸过多躺卧,在孕早期就应坚持做散步等适合运动,或适合做一些预防腰痛的体操,以加大腰后背的柔韧度。顺产后24小时、剖腹产48小时之后就能做产后康复按摩,而产后第2天就能做产后保健操,以利于腰部肌肉的恢复。
大夫还建议母亲产后防止睡软床,长期睡在软床上,人的腰椎间盘承受的重压会增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要改用硬床。产妇在休息期间要特别注意姿势,要防止长期仰卧位,侧卧、仰卧和俯卧多种姿势应轮换交替。
法则5、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据调查,超越90%的母亲给孩子喂奶的姿势不对,不少母亲都是“就着孩子”,自己侧身、弯腰等姿势喂奶,采取这种姿势给孩子喂奶,总是会使母亲的腰部肌肉总处于紧张的状况中,导致腰肌劳损而腰痛。
给宝贝喂奶时注意采取正确姿势,就以坐着喂奶的姿势为例:母亲坐在椅子上,尽可能靠里坐,在背后加一个靠垫,如此可让腰背有支撑的力量。然后在脚边放一个小凳子,把一只脚放在小凳子上,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最好在膝盖上再放一个枕头,如此就抬高了孩子的地方。喂奶的时候,孩子头枕着妈咪的胳膊,母亲可舒服地用手臂托着宝贝的背部,孩子的重量都落在母亲的大腿上,大大减轻了母亲的腰部肌肉的负担。
法则6、少早穿高跟鞋注意保暖
目前不少孕妇都是80、九零后,即便是做了妈咪,也要靓。生完孩子还没有多长时间就穿着吊带裙和高跟鞋出街了。这其实对孕产妇很不好,产后过早地穿高跟鞋,使身体重心前移,除去引起足部疼痛等不适外,也可通过反射涉及腰部,使腰部产生酸痛感。
专家还强调,产后还应该注意保暖,防止头、腰、关节等部位直接吹冷风,过早接触冷水,过早穿齐B小短裙和吊带裙都不利于产妇的恢复,比较容易遗留下“月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