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知道家政服务业税收有关状况,支持家政服务等生活服务业进步,促进首都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2024年3月28日下午,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北京爱侬养老服务股份公司组织召开了家政服务企业税收政策调查座谈会,来自北京财政局税政处,北京税务局货劳税处,北京家服办,北京商务局生活服务业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王司长一行参观了爱侬总部,爱侬董事张穆森随行汇报了爱侬家政信息化管理体系、培训扶贫项目,与爱侬“五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王司长对爱侬“引家政入养老,以养老促家政”的具体做法给予了一定。


参观结束后,调查座谈会正式开始,参会企业汇报了税收实行状况,提出了健全税收政策建议。


王司长对北京家庭服务业提质扩容所获得的工作效果予以一定。他指出,家政行业是朝阳产业,社会需要不断增加,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家政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政府财政将进一步帮助家政行业进步,推出家政服务税收等打折政策,不断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居民消费,推进国内家庭服务业健康进步。


张女性平常忙于工作,只有周末才回家。考虑到奶奶已经90多岁,爸爸也60多岁了,她就计划着给老人请个保姆,帮忙打扫卫生、做做饭。


为照顾老人请钟点工但家现金天天都少


去年6月份,张女性在网上选了一家名为管家帮的家政服务公司。“当时签了合同,天天9点到12点来家打扫卫生、做饭,周末休息。”张女性说,十月份时保姆怀孕,家政公司又给她安排了另一位姓徐的保姆,“刚开始没知道,结果没想到就出了问题。”


去年12月初,张女性的爸爸开车在高速收费站交钱时,发现钱包并没现金,不禁犯起了嘀咕。“我爸跟战友一块去旅游,他负责管钱,当时还专门查过,还剩1000元左右,自己钱包还有五六百的现金,目前都不见了。”张女性说,爸爸平常不大外出,而家除去93岁的奶奶,就只剩下保姆一人了。


此后几天,张女性的爸爸不时在羽绒棉服兜里放上几百块钱,再把衣服放在玄关处的衣橱上,“果然钱还是少了,我爸这才给大家打电话说了这个事。”


为“抓贼”装上监控上班三天就偷了三次


“当时我爸还担忧误会保姆,让大家买个监控偷偷装上,看看到底是咋的了。”张女性说,等待监控到货的几天里,爸爸开始记账,发现几乎天天钱包里都会少钱,“每次都是偷一点,钱包有个五六百的话,就少个一二百块钱。随后,我爸还在钱上偷偷用红点做了记号。”


去年12月18日,张女性的爸爸在书房查询安装在玄关处灯架旁的监控时,发现保姆正在门口偷钱,赶忙给女儿打了电话。“大家快点报了警。”张女性说,保姆被控制住时,民警从她身上发现了做过记号的现金。事后,张女性查询监控发现,12月14日、17日、18日,保姆天天都偷钱,“中间空的那两天还是周末她没来。等于她连着上了3天班,就偷了3次钱。”


张女性说,目前保姆已被取保候审。“她老公给我道过歉,我也能原谅,只是目前对于盗窃数额有点矛盾。”张女性说,“她家总共少了近3000元钱,可保姆只承认了1000元左右。”张女性觉得,偷盗数额是原则问题,“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保姆偷盗属个人行为公司称责任不在他们


事发当日,张女性曾到家政公司讨说法,但他们一直坚持“这是职员的个人行为,跟他们没关系”。张女性说,她只有两个诉求:一是需要姓张的负责人代表公司上门给老人道歉;二是需要家政公司“还”给她丢失的钱。


2024年2月21日,该姓张的负责人表示,这是保姆临时起意的个人行为,公司没方法对此承担后果。“大家确实和她签了合同,但那个保姆并非企业的正式职员,和大家是劳务派遣关系。不过人毕竟是大家派过去的,所以大家也提出给她1000元的保洁卡作为补偿,但她不认可。”该负责人还表示,他们曾对保姆进行身份信息、是不是有不好的从业历程进行调查,但对于是不是犯过法则不能而知,“大家没那个权限去查。”对于张女性的诉求,该负责人称,他可以上门道歉,但没法赞同赔偿,“我觉得责任不在大家,目前他们已给大家发了律师函,大家也会通过司法渠道解决此事。”


●记者调查


保姆大家都能干有些公司甚至不培训


21日晚,记者通过某招聘网站搜索济南保姆服务,显示的招聘内容有数十页。点开招聘链接,里面的宣传信息大多非常专业,“要培训、要考证……”那样,看上去规范严格的招聘,实质状况又怎么样呢?记者以帮家人找工作为由,随机拨通了3家家政服务企业的电话咨询。


3家家政服务公司都表示招聘,并可以进行培训业务,但培训内容及严格程度各不相同。其中一家公司表示,第一要看想面试的是钟点工还是专业的育婴师,“钟点工的话就比较简单了,你来培训1天,教告诉你在顾客家如何服务,然后交上200块钱,就能发放家政证书了。再去医院做个乙肝五项检查,拿化验单来,没问题就能上班啦。”第二家公司与其招聘需要也大致相同。


第三家家政企业的需要则“低的不靠谱”,“手脚勤快吗?会做饭吗?来面试看看,只须没问题,交个200块钱就能给介绍活……”


●业内人士


持证“身价倍涨”大多证书“国家不认”


刘阳(化名)在济南一家有名的家政服务公司从事投诉处置业务多年,在他看来,现在家政服务行业“水非常深”。他介绍,现在家政服务市场庞大,但真的的持证职员并不多,“国家承认的是由人社部门组织考试的中级和高级证书,特别严格,考过的人极少。同样,假如考过了,身价也就水涨船高了。”


“像育婴师、催乳师等,需要相对严格,合法公司都会看证。”刘阳说,合法的家政服务公司,大多都会有我们的培训学校,“培训前都会签订协议,考取了证书只能留在本单位工作。一些小公司没这部分业务,有证的人又请不起,就会找些有有关经验但没证的人,经过内部培训上岗,一般也不会有人查。”


刘阳透露,在他们行业内部流传着一句话:“千万不要出事,出事即大事。”“其实说起来,我都不了解具体的主要监管单位是哪个,几乎大家都能管上一点,但又没人真来查。一般发生了什么事,主要靠大家跟业主协商解决。”同样,也正因缺少监管,不少小公司在家政服务这块“大蛋糕”面前“铤而走险”,找些不拥有资质的职员进行服务,“大多先派些简单的活干,等于在实战中培训。”


●监管漏洞


不需要再持证上岗管理、服务等环节应健全


2024年底,人社部废止了第6号劳动令,包含家政员工在内的90个执业不再需要持证上岗,而是由每个家政服务公司内部培训。
2024年1月,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曾在同意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家政员工从业资格证取消后,家政从业职员便不需要再持证上岗,一些没机构依托的所谓培训学校也开始进行职业培训,盲目追逐市场。


现在,家政市场存在“仅凭一张身份证、健康证就能入行”的现象,有时甚至连健康证都是假的。家政行业从业门槛较低、从业职员参差不齐,且不少企业仅起中介用途,对从业职员的审察筛选、持续监管和教育培训都非常不到位,这给了“问题保姆”以可乘之机。这类现象说明,家政公司亟需在管理、培训、服务等多个环节予以健全,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强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