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孩子充满活力和食欲,睡眠时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成长激素比清醒时高3倍左右。因此,睡眠对儿童的成长和进步至关要紧。好的睡眠习惯不只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减轻爸爸妈妈的疲劳。一些性格难相处的孩子有睡眠障碍,这使得他们晚上非常难入睡,晚上醒来不少次,晚上睡不着觉,这让他们的爸爸妈妈非常担忧。为了培养孩子好的睡眠习惯,大家需要从小开始。你可以从安排孩子们的平时生活日程开始。第一,孩子们应该培养按时睡觉和按时起床的好习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时间长短不一,即便是同年龄的孩子,也有个体差异,而且不是强制性的。只须孩子白天精力充沛,胃口好,体重有规律地增加,这就意味着他有充足的睡眠。平均睡眠时间为:新生儿天天20小时,2个月大的婴儿天天17至18小时,6个月14至15小时,1岁婴儿天天12至13小时,3至7岁婴儿天天12小时。白天睡眠次数:1岁以内2-3次,1-2岁1-2次,2岁以上仅1次小睡。除此之外,培养好的睡眠习惯是必要的。需要允许孩子在1岁左右一个人睡觉,这是孩子与爸爸妈妈离别的最好时间。爸爸妈妈可以为他们的孩子筹备一张舒适的床。房间应该黑暗、温暖、安静。他们也可以演奏一些柔和的摇篮曲。孩子们应该在入睡前换上柔软宽大的睡衣,如此他们就能非常快入睡。睡觉前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摇晃和轻拍他,也不要让孩子睡觉时携带奶嘴,或吃衣服或被子的一角,由于前者容易导致窒息事故,而后者容易导致行为偏差。一些爸爸妈妈在睡觉前和他们的孩子玩耍,或者让他们的孩子看紧张、刺激和恐怖的电视,这将致使睡眠障碍和晚上醒来,需要防止。


睡眠习惯从新生儿开始培养


大家常常会看到一个甜蜜的场景: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轻轻摇晃着哄小家伙睡觉,等到孩子睡着了,再放到床上……


抱起放不下


看上去美好的画面,可是时间长了,你会慢慢发现,常常抱睡的结果是,刚刚把好像睡着的孩子放到床上,他就惊醒了,无奈又要继续抱起来,如此反复好几次,如何会抱起就放不下了呢?


主观原因


爸爸妈妈对新生儿爱不释手,新生儿同样对爸爸妈妈有着强烈的肌肤渴望,躺在母亲的怀中是最温暖、最有安全感的,这是孩子很正常的心理需要。但假如爸爸妈妈一直无条件地满足,只须孩子喜欢就一直抱着不放,久而久之,孩子的依靠心理产生,再想改正就没那样容易了。


客观原因


小白父母对孩子溺爱有加,但却缺少一些应具备的婴幼儿教育常识,对孩子的睡眠情况不甚知道,不了解怎么样安抚孩子,怎么样知道孩子的睡眠深浅度,只了解一有情况就抱,如此反而会致使孩子培养抱睡的不好的习惯。


不要抱睡!


爱不释手的爸爸妈妈们,请注意,从今天开始,大家要对抱睡说NO,这种哄睡方法不但对孩子没好处,对新母亲的身体健康也没助益。


对孩子来讲――抱睡不只会让孩子睡得不深,身体倦曲在母亲的怀中,没办法自由舒展,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从而影响到睡眠水平;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呼吸换气,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长期的抱睡会让孩子培养不抱不睡的不好的习惯,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


对母亲来讲――刚刚生产后的母亲,因为分娩后体力很多消耗,身体抵抗力也随之减少,假如常常抱着新生儿睡觉,会严重干扰到正常的休息,拖累母亲的精神,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从小自己睡


新生儿从出生开始就应该培养好的睡眠习惯,让他一个人入睡,如此不只睡得香甜,而且也有益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和抵抗力的提升。


1.睡前抚触。每次给孩子喝完奶之后,都要给他拍拍背部,帮助打嗝,防止回奶,然后把孩子放到婴儿床上,从头到脚抚触一下,帮助放松。


2.环境打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是孩子睡眠的先决条件,把一件有你气味的衣服放在孩子身边,让小家伙的内心充满安全感,有益于进入睡眠状况。


3.少抱多哄。爸爸妈妈不要过于敏锐,当孩子惊醒或哭闹时,不要急于去抱,可以坐在床边,温顺地拍拍他,爱抚一下四肢,轻声地哄哄,就会赶走孩子的恐惧,让他重新进入甜蜜的梦乡,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慢慢习惯这种方法,对将来一个人入睡有好处。


4.模拟抱睡。对于培养抱睡习惯的婴儿来讲,可以采取按部就班的方法,帮助他改正习惯。先把孩子放在床上,母亲侧卧在他身旁,用手环绕着他的体侧,让孩子感觉到仍然在母亲的怀抱中,很容易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