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患者简称护工


为居家或住院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工作;依据其能力和素质分为初、中、高中三年级级。


①照顾病友的平时洗、漱;


②平时用品的洗涤、清洗;


③照顾病友的饮食;


④病友排泄物、分泌物的清洗与处置;


⑤整理床头柜,维持床单的卫生;


⑥帮助病友翻身、拍背;预防坠床;


⑦帮助病友按时服药;做好病友心理护理。


为使病人能早日康复,为使你或你的家人免除后顾之忧,当你需要聘请陪护职员时请准时与大家联系。


为什么要给孩子吃辅食?


就其生理特质而言,婴儿到了4~6个月大将来,吸吮、吞咽、呼吸等几项生理功能渐趋成熟,各项功能也能互相协调发育,此时便到了加入辅食的适合机会。同时,孩子已能看清眼前的景物与人物,对外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母乳或配方奶的摄食量明显降低,因此出现了「厌奶期」这个名词,此时便到了补充辅食的时候。


能否不添加辅食,一直喂母乳或配方奶?


当孩子在成长中变得愈加有活力,热量消耗增加,自己营养储存量降低,只哺喂母乳或配方奶已没办法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因此需要摄入辅食来填补母乳(或配方奶)与婴儿一天所需营养之间的差距。假如10个月以上的孩子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要营养来源,除去会导致营养不好的问题,孩子的咀嚼能力(如咀嚼力)也会出现问题,甚至会进一步影响日后语言能力的发育。


帮助孩子同意辅食的原则


1.喂食辅食的机会应在给孩子喂完奶制品2~3小时后,此时胃已排空到一定量,食欲较佳,对辅食的抗拒与排斥就会降低。


2.当孩子日渐不再抗拒时,可试着将白天的一顿饭换成辅食,等确定消化状况稳定且身体没产生症状时,可尝试增加辅食的比率,在此过程中要随时察看评估。


3.一般先从米制品开始,如米糊、米汤、米果、米线、米粿等,再一点点加入果泥、蔬菜泥、猪肝泥、肉泥等食物。当然,每一个孩子的同意度不同,这种做法没办法适用于每个孩子,因此,当孩子还不会用言语表达时,爸爸妈妈需要以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去探索孩子喜欢的食物。


4.此时,孩子的双手已能握住安全餐具,可让他们尝试自己用餐具来吃辅食。别担忧他们会搞得一团糟,对他们而言,这是个有趣的游戏,能够帮助降低其对辅食的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