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兰苑小区的刘阿姨日前向本报求助,期望可以尽快帮其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月嫂",由于她刚新生外孙立刻就要出院回家,急切需要专业职员照料女儿和孩子。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刘阿姨达成这一愿望好不容易。

聘用月嫂需早早预约

民间所谓的"月嫂"或者"月子保姆",正式的名字应当叫做"母婴护理专业家政",其工作内容是护理"坐月子"时期的产妇和婴儿。同意刘阿姨的求助后,记者接连几天以顾客身份走访了扬州区的多家家政服务公司,发现该市常见存在"月嫂"供不应求的状况。

记者第一找到了在当地比较知名的"邦邦家政",但该公司一名员工十分干脆地回绝了记者"立刻提供月嫂服务"的请求:"不要说目前,两三个月之内大家都不敢保证满足你的需要,现在大家的''''月嫂''''已经预定到了半年之后。"

随后,记者又找到了与"邦邦家政"同处文昌商圈的"虹云家政"。该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他们也没方法立即提供"月嫂",3个月之内估计都有困难。他还提醒记者,目前"月嫂"的成本已经达到6000元/月甚至更高,期望记者考虑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

专业资质限制月嫂增量

通过几天的调查走访,记者得知,可能是因为生育规律所致,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出现"月嫂"供不应求的状况,但今年仿佛资源短缺来得更早、更为紧急。

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对于"月嫂稀缺"是什么原因剖析大体一致,是专业资质限制了"月嫂"队伍的扩张。

记者从当地劳动部门获悉,近几年来,扬州实行了"月嫂"上岗证规范,也就是说,要想成为母婴护理服务职员,需要经培训考核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而现在唯一和"月嫂"行业有关的资质考试是"育婴师"评定考试,其标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拟定的《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培训教程则是2003年颁布的《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另外,对于从业职员还有另外一些限制条件,譬如,国家四级育婴师的需要就包含"本职工作6年以上"或者"专科以上学历和三年工作经验"。但,因为"月嫂"的实质工作只不过"育婴"的一部分内容,而且层次较低,真的想从事月嫂工作的大多是下岗女工或农村妇女,年龄也常见超越40岁,极少有人可以符合"育婴师"的需要。

持有《育婴师证》的"月嫂"少之又少,从而导致了这一职业的用工紧张及薪资上涨。在扬州区,普通"月嫂"的薪资起点已在3000元/月以上,一些24小时"住家"的"金牌月嫂"月薪开价就是8000元。然而,即使这样,还是出现了"一嫂难求"的局面。

普通保姆充斥月嫂队伍

由于有着较大的市场需要,扬州的家政企业大都不愿舍弃此项业务,而且,很多公司都在推源于己的"护理月嫂"、"保健月嫂"、"金牌月嫂"甚至"特级金牌"。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响当当的"名头"都是家政公司自封的。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家政公司经理告诉记者,他觉得,为了确保"月嫂"的服务水平,设置肯定的"门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应当将家政服务职员提高到什么"师"的高度来需要。因为目前的"门槛"太高,在扬州区,真的可以"持证上岗"的"月嫂"大约不到3成,其余事实上还是普通的保姆。一些公司将普通保姆"包装"成"月嫂",再"升格"为"金牌"、"高级",则是由于"月嫂"身价远高于普通保姆,而公司从"月嫂"收入中获得的分成比率又相当可观,最高的可能超越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