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与中科院水生所的硕士、博士一块搞科研,获评武昌区十佳巾帼进城务工职员

在中科院水生所养鱼房内,常常会看到一群硕士生、博士生围着一位平易近人的中年妇女在问这问那,请她帮忙一块做实验。不少人乍看这一场景会以为是学生们在向专家教授请教问题,哪个会想到这名妇女只不过一名初中毕业的技工呢?她就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里响当当的养殖技工黎明。日前,她刚刚获得了武昌区十佳巾帼进城务工职员称号。

好奇且好学保洁员变身科研技工

1985年,19岁的黎明从四川泸州老家来到中科院水生所打工,只有初中文化的她,工作内容就是打扫实验室卫生、清洗实验用具、捞鱼虫、运实验用的蒸馏水等杂活。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实验组的科研职员对她非常有好感,发现她不只保洁等份内工作样样认真,其他事情只须能做都会抢着做,而且对科研职员的实验也非常不错奇,时不时趁他们实验操作空隙瞄瞄显微镜,科研职员感觉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开始教她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黎明用科研职员做实验剩下的鱼卵,学着科研职员细心地用玻璃针把实验要用的基因往鱼卵里扎,完成之后,专家一看,还真有成活的,对着她直夸很好。首次操作成功了,黎明开心得不能了。从那将来,她开始琢磨起身边的鱼儿来。

最初养殖时,黎明没经验,仅依赖书本常识,为了可以摸清实验鱼的生殖习性,她废寝忘食,在养鱼房一蹲就是一个晚上,细心察看,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不懈奋斗,黎明探索源于己的一套养鱼办法,书本上说斑马鱼需要养三到四个月才能产卵做实验,黎明通常都是养三个月就能达到成效,为科研职员的研究节省了不少时间。

这类年,在所里科研职员的教会和培养下,黎明学习了斑马鱼、稀少鮈鲫、青鳉鱼等多种鱼的养殖,配合一些科研项目的基础实验操作,更是把斑马鱼的养殖推行得井井有条。

全家总动员老公也进了水生所

为了更好地照顾那些宝贝鱼,她的家就安在养鱼房旁边。在黎明眼里,那些鱼可比她家的什么东西都珍贵,她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鱼宝贝的身上。为此,老公分担了不少家务活。有时,黎明在实验室的工作没忙完,楼下养鱼的事情也会让老公帮忙代劳,在她的培养和带动下,老公不只学着给她养鱼当助手,而且也在下岗后进入中科院水生所做工人,在另一个实验组工作。儿子更是从小住在养鱼房旁边,看着母亲养的鱼孩子长大,也能帮母亲搭把手,抬鱼、喂鱼食之类的事情都能帮帮忙。


现在,包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很多周围高校和研究所,甚至远在广东的中山大学,常常有人前来用黎明养殖的斑马鱼做实验,她也乐于帮助这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学生们拓展实验,她已经成了水生所里名副其实的编外实验师。

能为科研出力感到非常荣幸

黎明感觉自己到水生所工作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能为水生所的科研项目出点力,被硕士生、博士生等科研职员重视,非常荣幸。每年的4、5月份是养鱼最忙的季节,既会养鱼又会显微注射的黎明天天奔波在养鱼房和实验室之间,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有时白天黑夜连轴转,但她一直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出目前大伙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