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一定是将来中国需要最为旺盛的行业之一。包含上海在内的全国很多大城市,都已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养老服务的矛盾与问题也随之显现。拿占绝大部分的居家养老来讲,缺少长期、稳定和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成为当下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现在老年人大多居家养老,但市场上尚未形成功能定位明确、服务模式成熟、职员稳定、监管到位、行业准则化完备的居家养老服务经营模式。
服务标准尚不健全
中国养老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林拓说:国内针对养老服务还缺少明确的规范服务体系和规范,养老服务水平、服务资质、多方面的规范都不够健全。
据林教授介绍,国内现有些养老服务标准主要源于《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管理方法》和《养老机构基本规范》等。这几份指导性规范大多数是建议性建议,缺少科学的数据了解明,对实践很难起到指导性用途,特别是缺少针对特殊服务人群的特定服务标准。
服务项目不够精细
老大家对养老院望而却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是什么原因在于不少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仍较为单一。从现在公立的福利院、敬老院来看,还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年代救助式供养的传统运行模式,硬件设施比较落后,所能提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也比较低,服务内容仅限于吃、住等简单的街拍料服务,离主动为老年人提供街拍料、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休闲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内容还有较大的差距。
通用标准已在研制
我家雇佣的居家保姆,月薪3800元,还包吃包住,她的实质收入比我还高。家住长宁区虹纺小区的沈女性说,她近期给年逾八旬的老妈妈请了个广州保姆,这已是她两年里请的第三个保姆了,之所以更换,是由于前几位来自农村的中年妇女,不只缺少城市生活经验,个生活活习惯乃至最基本的买��烧,都与上海人的生活相差很大,而保姆介绍所却把她们吹得花好稻好。
对此,林拓教授觉得,从大体上来看,养老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现在国内尚无完整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因此,国家和地方应尽快拟定一整套具备常见指导意义的规范体系,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服务的规范执业,保障老人权益。